要寄托哀思也要表達心意 三代人講述自己眼中的清明節(jié)
核心提示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忙完了祭祖掃墓,不少市民似乎松了口氣,原本凝重的心緒也稍懈。
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被列為法定節(jié)假日后的第二個清明節(jié)。有了小長假后,大家有了更充裕的時間進行祭掃活動。不少平時難得一見的親友也因為清明節(jié)聚到一起,他們在祭掃活動中體會到家族認同感,有利于家庭、家族的和諧。
記者走訪了三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聽他們講述了自己眼中的清明節(jié)。
老年人:清明拜山要講究
今年清明的天氣盡管不是很好,但仍有很多市民外出祭掃,祭祀先人,寄托哀思。
今年60多歲的吳老伯現在居住在老城,4月4日,小長假第一天,他就催著兒女回龍川老家,與往年一樣,祭祀用品他早就準備好了,香、紙等等,就等著回家和族人一起去掃墓了。
“什么都可以變,清明節(jié)拜山的傳統可不能變!”吳老伯認為,每年到父母墳頭祭掃是子女應該做的事情,與封建迷信扯不上,這是一份割舍不斷的情結。每次到了先人的墓地上,吳老伯總是先打掃,再焚香燒紙,擺上祭祀用品,一絲不茍,親力親為……這時,他總會想起一些久遠的日子,關于那些逝去的親人的記憶。他說以后自己也會終老,雖然兒女有自己的事情,但是至少清明節(jié)到墳頭告慰一下,他也覺得開心。
吳老伯每年買的祭品都相同。雖然現在總會有花樣翻新的祭品,別墅、電視機、香煙等,他卻從來不買。一大家子去拜山,女兒提議大家掃墓時合張影,也被他拒絕了,在他眼中,清明是個很講禮數的節(jié)日,也是個嚴肅的節(jié)日。
中年人:年歲漸增漸重視清明節(jié)
菊花、康乃馨、百合花……一束束清香淡雅的鮮花擺放在親人墓前,以此寄托生人對逝者的哀思。記者在福壽園公墓看到,用鮮花祭祀的人越來越多,文明祭掃逐漸成為群眾清明祭掃的主要風尚。
雖然對于部分城市家庭來說,現在祭掃的形式變了,主動摒棄了一些麻煩的方式,但也有很多沉淀在骨子里的東西卻未曾改變。
年近40的劉立賢,父母都安葬在江西老家,他說往年清明節(jié)他總是寄點錢回家,讓家里的兄妹幫忙祭奠父母,但今年他卻開著車載著妻兒一起回去掃墓。
“以前總覺得路途太遠,加上工作又忙,掃墓就被放到一邊了?呻S著年齡的增長,也感到掃墓祭奠先人寄托了對他們的感恩之情。”劉立賢告訴記者,以后他會每年把兒子一起帶去掃墓,讓孩子感受深沉的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
回憶幼時過清明,劉立賢印象最深的便是跟家人在祖墳前一齊清除雜草、培土、點香,父輩們拉住滿山跑的孩子,嚴肅地給他們講家族里流傳的故事。
紫金縣中壩人陳寶山兄弟姐妹6人生活在省內幾個不同的地方,平時各忙各的很少見面,因為父母已經過世,兄妹幾人甚至是過年也難得聚齊,但每年只要到了清明節(jié)這一天,全家人就會從四面八方聚到老家來!案改高^世后,平時大家都忙于自己的小家庭,清明節(jié)因為給父母上墳才聚在一起。祭祀完父母后,我們全家還會聚在一起吃飯,聯絡感情。”42歲的陳寶山說。
年輕人:時尚祭奠PK傳統祭掃
按照舊風俗,清明節(jié)祭祀要在祖先墳塋上焚化紙錢、磕頭祭拜。近兩年,祭掃的形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通過網祭、花祭等方式紀念親人的市民增多。
初中女生小曾記憶里的清明節(jié),更多的是在學校的組織下去老城祭掃烈士。她告訴記者,以前由于清明不放假的緣故,她很少能和父母一起去祭奠先人。她也承認,如果不是放清明節(jié)假,她連清明是什么時候也搞不清。
不過今年,她跟著父母等親人去祖父母的墓前祭奠了。山上人很多,而在她看來,父母一大群人祭祖時點香、燒紙有些新鮮,有些好玩!皩τ趻吣鼓且惶壮绦蛭沂裁炊疾欢,就是跟著爸爸等人,他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小曾坦言,如果是網上祭奠,那她就會操作了,因為現在很流行網祭,包括網上送鮮花等等。
她告訴記者,父母他們忙于祭掃,而自己那輩的孩子有五六人,都是十多歲,平時也很難聚齊,趁這個掃墓機會大家在一起,所以特別開心,在山上大家嬉笑打鬧,言談甚歡,對于他們而言掃墓就如同一次郊游。
小曾的父母說,孩子太小,認為清明節(jié)不過是帶一束鮮花,或者幾種食品作為祭祀品,把香燭供品擺上就可以了,他們也不知道一些清明禁忌。但大人也并未太在意,畢竟對于逝去的老人來說,看到兒孫們平安和睦,才是他們最開心的。而且,等他們成年了,自然也會明白清明的涵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