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因病致貧家庭多一些希望
經(jīng)和平縣交通局駐村工作組的“牽線”,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和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愛心人士與和平彭寨水口村貧困戶黃育昌一家“結(jié)親”,承諾捐助10 萬元,定期、分批幫扶他家,家中兩個疑似患有股肉萎縮癥的兒子也有望得到醫(yī)治。(詳見本報12 月18 日A4 版報道)
病倒一個人,就倒下一個家。病魔就如藤蔓,拴住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腳步,更好比一個無底洞,一點一滴吞噬著貧困戶脫貧的信心。長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這類貧困戶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且醫(yī)療費用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筑。
為了緩解“因病致貧”群眾的生活困難,政府適當給予生活救助?墒且驗橘Y金有限,救助資金對貧困家庭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告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還是要期待更多社會救助。筆者以為,要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發(fā)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把政府籌集、社會捐助以及慈善募捐等形式結(jié)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改善因病致貧群眾的生活。
不能讓疾病吞噬希望,要給因病致貧的家庭多一些希望!筆者以為,把這一“好事辦好”的關(guān)鍵之舉還在于資助方與受助人之間的互動。資助方要帶著感情把好事做實做細致,受助人要抓好新機遇,再揚新風(fēng)帆,盡快脫貧致富,不要把這一大好機會白白浪費掉了。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