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土地承包的論述引發(fā)熱烈反響 “土地延包讓我們 吃上定心丸”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 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保持土地 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 給農民吃下了又一顆“定心丸”,在 我市農村引發(fā)了熱烈反響。連日 來,記者采訪了部分村民、村支書、 家庭農場經營者以及土地流轉中心 負責人等,他們認為,這一政策有利 于形成長期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關系, 有利于形成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 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格局,促進土 地經營權流轉,形成多種形式適度 規(guī)模經營,推進農業(yè)現代化,還有利 于保護和實現進城農民的土地承包 權益,加快形成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格局。
張群生:
土地延包政策好
在源城區(qū)埔前鎮(zhèn)赤嶺村壢二經 濟合作社村民張群生的眼里,土地 是他的“命根子”,一分地也不能撂 荒。他在去年6 月份已領到了土地 確權證。“聽到習總書記宣布土地承 包到期后再延長30 年,第一感受就 是國家給我們農民吃了‘定心丸’, 心里踏實得很、歡喜得很。”張群生 如是說,黨的政策好,種地虧不了; 勤勞踏實干,致富奔小康。像以后 年齡大了種不動地的時候,還能把 土地流轉給村里合作社,解決了后 顧之憂,這何樂而不為。赤嶺村地 勢平坦,水利設施也不錯,以后自家 的土地流轉出去,實現連片規(guī)模種 植,可以發(fā)展綠色產業(yè),帶動綠色旅 游業(yè),那多好!
李遠通:
土地延包是“定心丸”
“大多數農民盼望政策穩(wěn)定,不希 望政策多變。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 30 年,中央作出這個決策也是適應了 農民的需求,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長期 不變,對穩(wěn)定農業(yè)發(fā)展、解決‘三農’問 題有長遠意義。”源城區(qū)埔前鎮(zhèn)坪圍村 村支書李遠通說,對于青壯勞動力轉 移、年老體弱無力種地的農民而言, “土地延包”無疑是一顆“定心丸”,對 于那些有償退出土地的農民而言也并 不吃虧。
李遠通說,坪圍村在2013 年8 月 率先在全市完成土地確權后,成立了 30 多個農民專業(yè)經濟合作社,讓有資 金的承包者集中承包土地,發(fā)展多種 經營。如今僅水果種植一項,全村種 植面積達1000 多畝,其中由村民承包 種植的有400 多畝,主要品種有皇帝 柑、火龍果、百香果、無花果、沙糖桔、 葡萄等,水果種植業(yè)已成為坪圍村的 支柱產業(yè),全村也成為附近有名的“花 果山”。
鄒學平:
給公司發(fā)展帶來良機
作為土流網河源市土地流轉服務 中心總經理,鄒學平說,黨的十九大報 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 久不變。這一政策來得很及時,農民 是鄉(xiāng)村振興的主體,是農業(yè)農村現代 的主體,承包地再延長三十年,讓農民 深耕農業(yè)更放心。另一方面,也保障 了農民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和土 地經營權的抵押、擔保等權益。
這一政策也給去年6 月成立的土 流網河源市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帶來 了發(fā)展的良機,鄒學平說,目前公司 主要是解決農村土地“閑、散、缺”等 問題,減少閑置拋荒土地,提高農民 生產收入,整合零散的土地,最重要 的是解決土地流轉信息的缺失和不 對稱。針對土地金融,只要符合條件 的公司都給予發(fā)放貸款解決資金短 缺問題,讓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就 業(yè)創(chuàng)業(yè),同時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 問題。目前,該中心已在我市流轉了 超過2000 畝閑置土地。
鄒文忠:
土地延包激發(fā)干勁
“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的 喜訊同樣激發(fā)了東源縣葉潭鎮(zhèn)峣嶂 文忠家庭農場負責人鄒文忠的干 勁。“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第二輪土地 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 年,給了大家很 大的信心。這一決策真正好!”鄒文 忠回憶起10 月18 日,他守在電視機 前,當習近平總書記講出這16 個字, 他當時激動地一拍大腿,“有這一句 就夠了!”根據多年創(chuàng)辦家庭農場的 經驗,鄒文忠建議,要依法依規(guī)管理 承包土地,要采取切實得力措施解決 耕地“碎片化”的問題。
記者手記
眾手合力助推土地“活”起來
《史記·秦本紀》:“(商鞅)為田 開阡陌。”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 “南北曰阡,東西曰陌”。“阡陌”一詞 指在廣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東西走 向并且相互交錯的田埂,其中,“阡” 是指南北走向的田;“陌”是指東 西走向的土埂。從這亦可看出,土 地對農民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大報 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 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 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有學者認為, 這對億萬農民來說,這是一顆“定心 丸”;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而 言,這是一粒“活絡丹”。
有句話形象地說,土地確權之 后,相當于把土地承包權變成了農 民的存折,裝到口袋里,變成“活資 產”。“確權不是目的,促進產權流 轉,喚醒農村沉睡的財富,才是歸 宿。”采訪中,不少村支書如是說,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 地使用權等納入市場進行交易。這 樣一來,想進城的農民,可以把土地 流轉給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進行合 理開發(fā),獲得租金收入,也可以以土 地入股,獲得股權收入,想種地的農 民,可以用土地抵押貸款,解決資金 不足的問題。珠三角部分地區(qū)在土 地流轉方面的一些做法或能給我市 以啟示,以鎮(zhèn)政府出面將農戶土地 集中、整合起來,租給合作社或企 業(yè),農戶從中獲取分紅收益。
對于我市來說,如何才能讓這 些土地產權要素“活”起來,還需要 一段路要走。土流網河源市土地流 轉服務中心的成立可謂給我市帶來 了一股春風,激活了一團春水,然要 真正讓農民權益不受損、讓有限的 土地發(fā)揮最大效應,尚需要政府、村 民等諸多努力,眾手合力把這件事 做好。
本報記者 張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