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和諧家庭的幸福“密碼”
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解開和諧家庭的幸福“密碼”
每個人對家庭和諧都有 著不同的理解,在您的心 中,和諧家庭應該是什么樣 子呢?該如何經(jīng)營呢?今 天是國際家庭日,記者采訪 了我市4 組和諧家庭,講講 他們“家”的故事,說說他們 的經(jīng)營之道。
孝老愛親、崇學向善、和 諧鄰里、助人為樂、勤儉持 家、愛護環(huán)境……擁有各種 美德的家庭最美。這些家庭 的美滿也讓我們明白,不論 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 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 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 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倡 導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家庭美 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 相親,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 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
全家投入志愿服務
用心和愛詮釋河源溫度
2015 年,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走進 貧困家庭,面對單親家庭、失獨家庭、留 守兒童的各種貧困和不幸,軍人出身的 邱敏東與妻子謝海艷被深深地震撼了, 盡管家庭條件并不優(yōu)越,但是邱敏東夫 妻倆回到河源后還是以個人名義,將家 里閑置的衣物、鞋子等生活用品寄給了 這些困難家庭。
邱敏東一家。
“第一次去,其實有點被‘抓壯丁’的 意味在里面。”談起第一次參加志愿活 動,邱敏東夫妻打趣道,正是因為第一次 讓人辛酸的經(jīng)歷,他們了解到“奉獻他 人,不求回報”“付出小我、成全大我”的 志愿服務精神,并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就在當年12 月,夫妻倆為了不讓志愿服 務耽誤與孩子共處的時間,遂開始將還 在上小學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帶去一起 做志愿服務。此后的近三年時間,幾乎 只要有空,一家人都會主動參加各類志 愿活動。一家人在獲得各種優(yōu)秀志愿 者證書的同時,也逐漸成為了遠近聞名 的好人家庭,有著很好的口碑。邱敏東 除了參加志愿組織以外,還參加了廣東 救援輔助隊,輔助參與山區(qū)、水上的各 類救援活動,并且在兒子就讀的中學成 立了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以實際行動讓 志愿精神在槎城傳播。
“以前的邱敏東下班回家后都是睡 覺,現(xiàn)在的他變得積極陽光,也樂于助 人了。”謝海艷說,參加志愿服務,他們 一家人的改變非常大,兒子女兒每天 放學回家,都會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 務,也懂得珍惜資源,孝老愛親。志愿 服務成了一家人生活的潤滑劑,也成 了感情的助推劑。接下來,一家人還 打算跟著河源市亮點志愿者服務中 心,走遍全市所有的養(yǎng)老機構,為老人 送去關懷和喜悅。
大家庭有大歡樂
一家十口樂融融
“我們家有一張大大的飯桌,因為我們 有10 口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可歡樂 了。”白麗綺家在和平縣浰源鎮(zhèn),嫁入婆家5 年了,面對一家三代10 口人生活在同一屋 檐下,她從不習慣到習慣,慢慢對這個家庭 充滿熱愛。
白麗綺一家三口。
白麗綺的丈夫有三兄弟,結婚后均住 一起,在這個家庭里,雖然他們有不同的性 格、志趣,但10 口之家同住一個屋檐下幾 年,從未發(fā)生過口角。“學會理解,懂得感 恩,多為她人著想。”這是白麗綺感悟最深 的一句話,在5 年婚姻生活中,她從婆婆、 妯娌身上學到了不少,學會了真誠關愛家 里的每一個人。
“一家人這么齊心,是因為這個家的主心 骨值得大家尊重。”白麗綺口中的主心骨是她 的家公,這家人在浰源鎮(zhèn)生活幾十年,和睦鄰 里,樂善好施,在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寬裕后,積極 為鎮(zhèn)上的教育和體育事業(yè)出錢出力。對別人 慷慨,對自己卻“小氣”,白麗綺說,他們家倡導 勤儉節(jié)約,家婆以身作則,從細節(jié)做起,從不亂 花一分錢。
正是這樣的兩位家長,讓一家兄弟姐妹 都“很聽話”,跟著他們的腳步,共同經(jīng)營好這 個大家庭。如今白麗綺已經(jīng)是一位母親了, 她與丈夫也把這種善良、節(jié)儉的好家風傳承 下去,讓女兒也成為大家庭中可愛的一員。
傳道授業(yè)解人惑
一家三口為人師
在龍川縣佗城鎮(zhèn)的葉石平家,一聲 “老師”,有三個人應。是的,他們一家三 口,都是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書香家庭 和睦有愛,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有著可為 人師的家風。
葉石平一家。
據(jù)葉石平講述,上世紀80 年代末,他 和妻子成為了山區(qū)教師。夫妻倆剛組建 家庭時,只有微薄的工資收入,“那時候, 我們一家三口只能擠在學校的宿舍中生 活,但妻子從不抱怨,而是努力讓家庭變 得更加溫暖和舒適。”妻子沙惠蕓結婚前 從未進過廚房,而結婚后短短數(shù)年,變成 一個廚藝人人夸、將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的暖心女主人,丈夫雖說不出甜言蜜語, 但一直默默付出,為家人遮風擋雨。
“我們一家人沒什么愛好,不打麻將, 少看電視,就愛看看書。”葉石平說,周末 和寒暑假,他們一家或相攜出行,徒步于 山水之間,或勤勉耕耘,揮汗于土地之上, 種花種菜,不亦樂乎。講到女兒的教育, 葉石平很有心得,除了以身作則養(yǎng)成好習 慣外,從女兒小時候起,夫妻倆就刻意讓 女兒忽略“獨生子女”和“教師子女”這兩 大特權,他們鼓勵女兒多和小伙伴、表親 們建立親密關系,避免養(yǎng)成“自我為中心” 的自私性格。葉石平夫婦還一直兼顧幫 自己的兄弟姐妹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從小被 他們帶大的孩子就有好幾個,有一群兄弟 姐妹共同成長,女兒葉菁逐漸養(yǎng)成了自信 樂觀、謙虛有禮、富有愛心的好性格。
受到家庭的影響,葉石平的女兒從小 就體會到“做一個好老師,得到學生的喜愛 和尊重是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女 兒從小下定決心,要和父母一樣成為一名 人民教師。2010 年7 月,女兒考上華南師 范大學化學(師范)專業(yè),并在畢業(yè)后留在 母校讀研究生,2015 年底,女兒回到河源, 成為一名專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老師。在 葉石平家庭中,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正由內(nèi)而 外散發(fā)著光和熱。
六口之家用愛陪伴
小確幸里的大幸福
愛是相濡以沫的真情,愛是穿越千里的牽 掛,愛是年邁父母的叮嚀,愛是懂事孩子的關 心。謝樹瑛一家就是這樣過著平淡的生活,但 卻用愛將整個家庭點綴出了幸福的顏色。
謝樹瑛一家。
俗話說:“婆媳自古是冤家”,道出了婆媳 之間和睦相處的難度,但家住源城區(qū)高埔崗的 謝樹瑛卻不這樣認為,她說:“老人也是有自己 的想法的,作為年輕人應多學會體諒老人,多 溝通交流,多關懷,就不會有矛盾產(chǎn)生了。”由 于丈夫常年在外工作,謝樹瑛也在高埔崗街道 大水井居委會上班,公公婆婆就主動承擔起了 每天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打理家務的任務, 對此夫妻倆非常感激,經(jīng)常陪老人聊天談心。 謝樹瑛有什么事都會與家人商量,互相謙讓, 結婚以來從未跟公公婆婆紅過一次臉,與婆婆 的關系也相處得如親生母女一般。
除了陪伴,謝樹瑛也明白,隨著公公 婆婆年紀的增長,健康問題直接關系到老 人晚年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因此,夫妻倆 都會定期帶老人去醫(yī)院檢查身體,老人要 是身體有點不舒服,謝樹瑛也會第一時間 帶老人就診。
而面對女兒和兒子,謝樹瑛又扮演起 了雙重角色,有時溫柔,有時嚴厲,從不對 兒女有半點溺愛,事事嚴格要求。這也讓 一雙兒女從小乖巧懂事,多才多藝,活潑 可愛,也非常懂得體貼爺爺奶奶。一家人 互相理解、尊重、關愛的家風,也讓鄰里交 口稱贊。
■本報記者 鄭婷影 彭茂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