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捉魚去
作者:劉峰
臨近端午時節(jié),從故鄉(xiāng)青茵茵的秧田里,又傳來魚兒歡快的潑剌聲,撩得人心癢癢,多想重溫舊年的捉魚時光呀!
此魚,在稻田長大,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稻花魚!
它們大多為鯽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類,主要以蟲卵、草、微生物、稻花為食物來源,雖然生長緩慢,但肉質(zhì)細嫩,無土腥味,味道鮮美,而且對稻子生長有益無害。這讓稻田養(yǎng)魚流行了起來。
捉魚的最佳時分,當屬雨霽天晴。此時,稻田氧離子豐沛,到處露珠閃閃,空氣十分清新,魚兒最為興奮,潑剌聲此起彼伏。
特別是鯉魚,最調(diào)皮,也最可愛。它們宛如水中美玉,尾鰭金紅,腹鰭橙黃,流線型的軀干,簡直漂亮極了,令人賞心悅目。清晨或黃昏,它們張著肥圓的粉嫩的小嘴,吞食落花、蟲子,調(diào)皮地吐著泡泡,發(fā)出好聽的唼喋聲,非常引人注目。
經(jīng)不住誘惑,綰起褲子,赤了腳兒,踩著軟滑滑的烏泥,撥開濕漉漉的青秧,朝潑剌聲輕手輕腳趟去。當發(fā)現(xiàn)魚兒,將雙掌合成喇叭狀,瞅準了,朝著水里的那一團影子罩去——像跳水運動員一瞬間扎入水中一樣,要快要準,要用巧勁,入水前輕如秋葉,入水后縱深推進,決不可攪起太大的水花。
在將魚的上半身穩(wěn)穩(wěn)實實蓋牢后,雙掌瞬息朝魚身底部合攏,用力握住,以防溜掉。此時的魚兒,嘴巴一翕一張,仿佛在求饒,粘滑的身體,繃得像一張弓,在你的手心拼命地掙扎著。它給你帶來的顫栗感,沖擊你的每一根神經(jīng),讓你成就感十足。
“咚——”拋入桶里,大功告成,循著魚兒的潑剌聲,再捉……
此時節(jié),家家戶戶捉魚忙。天色煙青,風吹稻浪如綠綢在抖。到處是捉魚的人,在稻花魚的潑剌聲里,歡聲笑語在蕩漾,尖叫聲此起彼伏。一個個開心極了,驚得一只只白鷺翩翩飛起,惹得一朵朵路過的流云不愿離去。
將稻花魚捉回家后,一般不會立即食用。院中有一口荷花缸。缸里所貯的,是承接的雨水,清比山泉。將魚兒放入水里,調(diào)養(yǎng)幾天,用它們熬魚湯、做魚干再好不過了。
將油鍋燒至冒煙,把收拾干凈的稻花魚連同老姜一起倒入,煎至兩面金黃,然后淋上陳年老醋,最后添入清水煮。當湯煮至乳白色時,加入蔥花、料酒、白胡椒,香氣彌漫了一屋子,嘗上一口,真鮮,從湯里,能品到淡淡的田野清香。
最難忘的,是稻花魚干。它關乎鄉(xiāng)愁。
將魚兒入壇腌制后,用細米糠加細米在鐵鍋中熏烤,然后用硬木炭火烘焙,越烘越干,越焙越香,色澤金黃,輕似刨花。脆脆地咬一口,酥香可口,很有嚼頭,食之難忘,成了兒時夢寐以求的零食。
每一次回鄉(xiāng),家里的餐桌上總少不了它。當再一次遠行時,母親總要在前夜將稻花魚干裝入一只大塑料袋,鼓鼓地塞入我的行囊;椟S的燈影,漂在墻上,將她瘦小的身子拉得很長、很長……
眼下,端午節(jié)將至。《晉書·張翰傳》云:“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而我因端午佳節(jié),而思稻花魚。多想,快快回到故鄉(xiāng),光著腳丫,沉浮在青青稻浪,染一身泥香,再美美地享受一番捉魚的樂趣呀!
當踏著夕照歸來,我將溫一壺老酒,在晚風里一點點尋找逝去的光陰,然后,在深深淺淺的稻花魚的潑剌聲里,緩釋鄉(xiāng)愁,安然入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